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学术不端行为科研人该如何避免?

发布时间:2024-04-18 来源:学点平台-运营王霞

学术不端行为败坏科学界的声誉,阻碍科学进步。如果科学界的声誉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频发而受到严重损害,败坏了科学研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那么必然会阻碍科学的进步。那么作为科研人,要如何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学点小编下文给大家介绍。

image.jpg

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篡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三种行为。但是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包括进去。

学术不端行为每年都在频繁发生,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高校缺乏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发生不端行为,经常是由于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缺乏了解,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进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教育,防患于未然,是遏制学术腐败、保证学术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何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1、从数据的处理防止学术不端

研究结果应该建立在确凿的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因此论文中的数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不能有丝毫的虚假。研究人员应该忠实地记录和保存原始数据,不能捏造和篡改。

在论文发表之后,有关的实验记录、原始数据仍然必须继续保留一段时间,一般至少要保存5年,而如果论文结果受到了质疑,就应该无限期地保存原始数据以便接受审核。

2、从论文的撰写防止学术不端

在撰写论文时,首先要避免剽窃。剽窃是指在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语句时没有做恰当的说明。

很多人对剽窃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

认为只有剽窃他人的观点(包括实验数据、结果)才算剽窃,而照抄别人的语句则不算剽窃。

如:有些人认为,只要实验数据是自己做的,那么套用别人论文中的句子来描述实验结果就不算剽窃。也有人认为,只有照抄他人论文的结果、讨论部分才算剽窃,而照抄他人论文的引言部分则不算剽窃。

只要注明了文献出处,就可以直接照抄他人的语句。在论文的引言或综述文章中介绍他人的成果时,不能照抄他人论文或综述中的表述,而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如果是照抄他人的表述,则必须用引号把照抄的部分引起来,以表示是直接引用。否则的话,即使注明了出处,也会被认为构成文字上的剽窃。

3、从论文的署名防止学术不端

只有对论文的工作作出了实质贡献的人才能够做为论文的作者。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对该论文的工作作出了最直接的、最主要的贡献的研究者,一般是指做了论文中的大部分或全部实验的人。

在确定论文的署名时,要注意不要遗漏了对论文工作作出实质贡献的人,否则就有侵吞他人的学术成果的嫌疑。

论文的署名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如果在论文发表后被发现存在造假、剽窃等问题,共同作者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应该以不知情做为借口,试图推卸一切责任。造假者、剽窃者固然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但是共同作者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因此,不要轻易在自己不了解的论文上署名。

4、从论文的发表防止学术不端

在有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发布学术成果的正常渠道。重要的学术成果应该拿到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接受国际同行的评议。

一篇论文只能投给一家期刊,只有在确知被退稿后,才能改投其他期刊。许多学术期刊都明文禁止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一稿多投浪费了编辑和审稿人的时间,重复发表则占用了期刊宝贵的版面,并且有可能出现知识产权的纠纷。

以上就是学点小编给大家分享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影响论文发表,对作者的学术生涯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学点小编提醒各位科研工作者,要避免学术不端的发生!


推荐资讯
核心期刊投稿怎么提高通过率?

想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核心期刊不仅论文质量要求高,关注的人也很多...

SCI投稿时要准备哪些资料?

SCI投稿是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如大家认为只是写好SCI论文,投递给期刊就行,那就错了...

这些快速发表论文的技巧,你不得不知!

职称评审时,论文能否快速发表及见刊,关系到职称晋升的进度。因此需要进行职称评审的学者都会...

【限时优惠】学点平台正式上线,检索报告、专家审稿等超多福利免费送!

Part.01关于学点 学点平台业务主要涉及稿件查重、专家审稿、引证报告、各大国内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