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学术动态 查看文章

学术荣誉称号还有分区和预警?

发布时间:2024-05-11 来源:学点平台-运营徐超

        近日,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2024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华东理工大学张立新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施福东教授、上海纽约大学教授张骏、深圳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袁小聪教授等中国高校学者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之后有人指出该机构曾被认为是“野鸡”组织。

        网友称欧洲科学院院士不需要评选,交钱就能评上,含金量不高,并附上该协会发布的会费收取公告以佐证其观点。公告指出,年龄在65岁以下的外国学者只需缴纳630欧元即可成为协会成员,年龄在66岁以上的外国学者缴纳350欧元即可。

欧洲1.png

        查询资料发现,网友所称的缴纳会费即可当选院士的机构并不是欧洲科学院,而是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也被译为欧洲科学院欧洲科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于2003年成立,是非赢利与非政府的国际性学术荣誉组织。该院在九个不同学科领域拥有来自45个国家的600多名院士,包括65位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

欧洲2.png

        Nature在2002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提醒学者在接收邀请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的信件时,要格外小心。为验证机构的真实性,nature展开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无法找到该学会的任何出版物、项目或会议记录,也无法确认其幕后人员的科学资质。

欧洲3.png

        除此之外,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与前文提到的为两个不同组织)同样可译为是欧洲科学院。与国内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齐名的实为本文开篇所提到的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

        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是欧盟的“国家科学院”和法定科学顾问,由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代表欧洲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国家科学院于1988年共同发起成立,总部位于英国伦敦。作为国际上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欧洲科学院院士主要在欧洲各国的院士中遴选,外籍院士通过率不超过5%,是一项崇高的国际学术荣誉。

欧洲.png

        此次事件还引发了另外一个有趣的事情,5月10日上午,期刊分区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XX科学院院士,李逵还是李鬼?”,称这类事件所反映的可能是学术界存在的不规范操作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了促进学术透明度,期刊分区表发起了一项汇集全球学术荣誉机构信息的行动,学者可通过在线稳定填写知悉的学术荣誉称号。

        到这里还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期刊分区表表示后续会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对荣誉称号进行分区和预警对于这个操作,小编确实有点理解不了。

欧洲4.png

        期刊出分区和预警是为了让投稿和学术交流更加方便、简洁,对学术荣誉称号进行分区和预警真的能促进学术透明度吗?况且现在学术圈已然有了依据学术荣誉进行科研资源分配的趋势,这显然不是设立学术荣誉的初衷。国家层面对这个问题也有了认识,不然也不会出台“破五唯”政策。而期刊分区表此举,小编认为是否应该再斟酌斟酌。

欧洲5.png

推荐资讯
Hindawi又一次大规模撤稿,大部分稿件来自国内医学机构!

近日,pubmed所属的NCBI数据库更新了19条撤稿信息,本次撤稿的主要期刊有:Oxidative...

EI会议论文很水吗?如何筛选靠谱的EI会议

EI会议越来越多,品质也良莠不齐,想要一个既靠谱又能稳定检索的EI会议,可谓是难上加难。那么...

知网100%国有控股,钱100%给国家了吗?

还有谁不知道知网为 100% 国有控股?是的,在知网副总经理兼新闻发言人肖宏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之前...

机器参与论文写作是大趋势嘛?

最近爆火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又一次将我们的视线聚集人工智能,也让多家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