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每当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结果公布,总有些作者发愁,尤其是落选的项目。但需要各位作者整理好落榜的原因,并及时改进。国自然项目申请被拒的原因有哪些?学点小编下文给大家总结。
国自然落榜的几大问题?
1、立项依据不足
有些申请书中关于该研究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或过于太过简略,或参考文献过时;或研究方向跨度大。
2、科学问题凝练不到位
此问题较为普遍。某些申请本子涉及内容多,多达10几项,但重点不突出,无法找到创新点。且内容过于宽泛,容易暴露个人不擅长的环节而被淘汰。
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老套”未找到突破口
有的本子在研究方案中“东一榔头西一锤子”,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有的本子试验方案设计过于粗糙,关键试验方法不具体,让人感觉难以落地。也有的试验方案事无巨细,过于冗长,反而冲淡了主题,失去研究特色。
因此,还是要针对性地挑选较为关键重要的研究方法予以详细阐明而省略部分已是老生常谈的试验手段。
4、申请书撰写缺乏条理,表述不清
写好逻辑性与故事性强的本子,可让评审专家清晰地理解拟申请项目的“脉络”,助其做出客观的评判。
国自然申请,有哪些不容忽视的细节?
● 关于申请人资历及依托平台实力问题不要轻视,不要因为自己不符合申请条件而和国自然失之交臂。
● 国自然项目评审在审核本子时,会评估拟开展的研究是否与申请人所在的依托单位条件符合,请在写本子的时候认真评估你所在单位的本学科实力。
● 标题要体现出学术性与创新性并存,文字排版整洁、图片高清、层次分类明确。
● 研究人员组成避免不合理情况出现,如组员中研究生即将毕业等情况。
被拒后的本子是修补,还是重头再来?
申报失败也不要随便丢弃自己认真准备却没有中标的标书,修改和充实标书后第二年再投的成功经验也并非罕见。如果没有致命伤,不要轻易更改研究领域,盲目追求热点,因为国自然更鼓励学者在某个方向上长期持续地开展研究,频繁地更换研究领域通常很难得到资助。
完整的申请书撰写,有哪些要点?
国自然申请书主要包括:研究领域、摘要、项目成员、立论依据、参考文献、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和申请人简介等十大要素。
1、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应填写“领域”或一个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不少申请人填写一个具体的研究项目名称,这显然不合适。
2、摘要
摘要字符数通常是 400 个字,所以需仔细斟酌。切记,长篇大论,抓不住重点,摘要是部分评委了解申请书全部亮点的主要途径。通常用一句话来简介精要的立论依据,阐述研究的学术意义。
3、项目组成员
只列入对所申请的项目有用之人,项目分工尽可能明确,切不可使用“参与实验”之类模糊语言。特别注意不要留下“理论指导”或者“实验指导类”这样的字眼。
4、项目的立论依据
切不可写成一篇面面俱到的综述,评委不会有太多精力来阅读与自己工作关系不大,且长篇大论的内容,建议不超过 1500 字。
5、参考文献
列出 10-20 余条足矣,申请人没必要告诉别人自己累积的文献。这些文献如果有一两条是申请人自己所发表的论文最好不过,但不能太多,否则评委有可能认为除了申请人本身,其他感兴趣的人并不多。
6、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可以各列出 2-3 条,不能罗列太多,更不可大段描述。
7、研究方案
是整份申请书的灵魂,许多认真的评议人和评审专家就是主要依据该部分来判断一份申请书优劣的。
8、可行性分析
这实际上是给申请人一个机会说明自己的能力和思想,不能装斯文扮低调,更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夸大自己的业绩通常都逃不过评议人的眼睛。
9、预期研究成果
有些人喜欢在预期研究成果中,表示发表 SCI 论文若干篇,大可不必。如申请书的其他部分有硬货,不提 SCI问题也不大。
10、申请人简介
申请人简介中应把能说明申请人具有主持项目能力的全部学术积累简单的填写出来。一些评委拿到一份申请书首先就直接翻到这一页,看看申请人有没有相关的研究背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时,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我们需要仔细审查申请材料中的每个细节,确保没有任何错误或疏漏。从文本格式到图表的呈现,都应该是准确和清晰的。注意细节的精细处理,会给评审专家留下一个严谨、仔细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