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iScience是Cell Press旗下的一本新的开放获取期刊,提供了一个用于发表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球科学和健康科学领域的原创研究平台。 2018年3月,iScience(《交叉科学》)创刊号正式与读者见面,由爱思唯尔出版每月发行。 在创刊22个月之后,iScience(《交叉科学》)被SCI收录。
作为Cell子刊,iScience刚推出的时候就是奔着对标NATURE旗下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和Science旗下子刊: Science Magazine 去的。
但2021年至今,iScience期刊影响因子连续两年下降,今年更是跌至4.6分,这个趋势不禁让小编想起了Nature旗下子刊SCIENTIFIC REPORTS。
在最新JCR分区中,SCIENTIFIC REPORTS影响因子也是两连降,并一直以来被人诟病成水刊。目前,iScience年发文量已接近3000篇,是否会成为下一本SCIENTIFIC REPORTS?
Cell子刊和Nature子刊谁更“水”?
Cell子刊和Nature子刊都是高质量的学术期刊,难以直接比较谁更“水”。
Cell和Nature是科学界公认的高影响力期刊,它们都发表了众多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研究成果。尽管两者都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高影响力因子,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Cell子刊和Nature子刊的“水”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发表的研究质量和领域内的认可度。
ISCIENCE是还值得投稿?学点小编来给大家分析iScience期刊详情:
基本信息
ISSN:2589-0042
E-ISSN:2589-0042
IF(2023):4.6
自引率:2.20%
出版社:CELL PRESS
Index:SCIE
【简介】本刊为生命、物理、地球、社会和健康科学的原创研究提供了平台。我们的目标是推动跨学科思维,并考虑对相关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研究,结合稳健的结果和基础方法。
影响因子
该期刊近年来影响因子两连降,其最新影响因子为4.6。
期刊分区
JCR分区: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Q1
中科院分区:综合性期刊 2区
年发文量
该期刊2018年被WOS数据库收录。年发文量大且有扩刊趋势,其2023年总发文量为2787篇。
预警情况
从预警情况来看,该期刊2020-2024年无预警记录。
国人占比
该期刊占比前三的分别是美国、中国和德国,其中国国人占比约30%。
录用周期
该期刊整体审稿速度适中,录用周期预计在3-5个月左右。
出版模式
近三年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文章占比90.75%。即,除少数文章类型外,其余均需作者支付版面费。
整体来说,ISCIENCE虽然年发文量目前已经接近3000篇,目前有扩刊趋势,但这并不能说明该刊可以随便灌水。该期刊目前影响因子4.6,据网友经验来看,该期刊审稿环节还是比较严格的,有意向的老师可放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