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共同一作VS第一作者,哪个含金量更高?

发布时间:2024-09-11 来源:学点平台编辑

在科学研究的世界中,作者排名的含义不仅关乎个人荣誉,更直接影响着学术生涯的发展。近年来,共同第一作者的现象在各类跨学科合作中愈加普遍这引发了学术界对共同一作与传统第一作者之间含金量的深思。论文发表时,关于作者的贡献归属及领衔作者(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确定问题往往会引发复杂性那么,究竟哪个身份的学术地位更高呢?

什么是共同一作?

共同第一作者,本质上是科研领域的“舶来品”

我国学术期刊的署名方式通常遵循正式的顺位排序,将排名第一的作者称为“第一作者”。如果一篇论文有多个作者,那么他们的排名将按照其贡献程度进行降序排列,即第二作者、第三作者,以此类推。即使两个作者的名字并列在一起,通常默认排在前面的是第一作者。

由于很难准确衡量各位作者的贡献程度,因此大家普遍认为第一作者的贡献要稍微大一些。特别是在中国的评价体系中,共同第一作者往往被视为第一作者,而共同第一作者的排名,第二位则不被视为第一作者。

因此,共同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在某些关键时刻可能无法发挥足够的作用,比如在求职、晋升和申请奖项时。

1.png

另外国内期刊开始借鉴国外的做法,增加了通讯作者这一重要身份,相当于邀请权威人士来为投稿做质量担保。SCI的引进,打破僵局对于以实验数据为核心的理工科成果展示平台,SCI英文期刊执行并认可“共同第一作者“,本着严谨客观的科研态度和对参与成员劳动成果的尊重,第一作者可以≥2个,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甚至可以有4-5个第一作者。

2.png

共同一作的含金量高吗?

共同一第一作的含金量并没有绝对的答案,这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学术环境和个人职业规划。‌ 在大多数情况下,第一作者被认为是研究贡献最大的人,其权威性和影响力通常被认为较高。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如硕士和博士阶的评奖和毕业要求中,共同一作的身份也可以获得较高的认可。

这个就要视情况而定了,一般来说越重要的时刻、场合,共一含金量越低。具体学点小编阶段大家介绍

 求学阶段

在硕士和博士评奖以及毕业要求方面,那些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往往受到更高的认可。这种认可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都是通用的,无论是用于评选奖项还是满足毕业要求。

 求职阶段

在成功完成学业后,寻求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就业的过程中,以“共一”身份展示的简历材料基本上能够被认可,但其含金量已经明显降低。当你竞争重点机构和重要职位时,已经无法确保你在竞争者中建立优势。

 晋升阶段

在职称评定的过程中,"共同第一作者"的地位显著下降,因为对于高级职称的科研成果,其"独创性"被赋予极高的评价权重。在评审标准中,部分顶级学府的人事部门明确规定,第一作者仅承认单一身份,从而使得"共同第一作者"的资格失效。

还有些单位按照SCI分级,只认可A5B4C3D2范围内的“共一”,普通重点高校则常常会设置权重系数来判定加分多少,以此控制“共一”泛滥的情况。也就是很残酷的“有几个共一,你的成果价值就剩几分之一”。

署名需谨慎

如果是多人合作完成,又确定自己是最高贡献度,那绝不可轻易把一作拱手让人。导师可以出现在通讯作者的位置,这点无须担忧,但如果合作伙伴确实对文章有直接贡献,那也得给个“共一”因为我们要实事求是

共同一作,已是必然趋势

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增多,跨校甚至跨国合作越来越普及。尤其是进行重磅研究,很难单打独斗,不同课题组共同协作才有双赢的机会。

国际顶刊关于"共同作者"的署名要求

3.png

从2021年上半年我国内地高校CNS发文统计中可知,80%左右的文章通过国际(内)合作的形式完成,有些研究的共同通讯、共同一作数量更是达到5、6个之多。

总而言之,基于合作研究而产生的学术论文中的共同第一作者,理当视作第一作者的身份去接纳和认可;而那些背离科研诚信“注水”产生的共同一作,注定无处藏身。

“共同第一作者” 现象在跨领域合作日益频繁的当下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不同的阶段,其含金量也有所不同。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应客观看待共同第一作者的地位,既要尊重每个人的贡献,又要在关键场合明确标准,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

推荐资讯
陈春花承认博士学历未被认证,请辞北大

昨日午间十二点,陈春花的个人公众号“春暖花开”,更新了一篇题为《陈春花:一封公开信》...

想投稿硕士论文?这些期刊不容错过!

硕士研究生可以发表论文吗?当然可以。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很可怕的就是写论文,发表论文。但硕士阶段发表...

本科生想要发表SCI论文是否可行?

在读本科生能发表SCI论文吗?其实很多本科阶段的学生想发表SCI论文,不管是考研加分,还是作为留学资...

华中科技大学陈汉华十年博导无一博士毕业,为什么?

近日,因知乎热榜问题“如何看待网传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陈汉华十年博导无一博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