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最新的JCR数据中,给ESCI期刊也赋予了IF和分区,所以有的作者表示,明明已经投稿的期刊有影响因子和分区,为何开具的检索报告是ESCI,且单位不认可呢?关于SCI、SCIE和ESCI很多作者,被这三个词搞得一头雾水,不知道它们具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今天,学点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三个名词,给大家做个科普。
数据库分类
Web of Science中,我们常见的数据库分类有:SCIE、SSCI、A&HCI、ESCI、BKCI、CPCI等等,可以看出SCIE和ESCI均属于WOS管理数据库中,下面我们分个来了解。
什么是SCI?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的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于1957 年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主要包括印刷版和光盘版两种载体形态。
SCI收录的期刊领域包括: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
什么是SCIE?
SCIE,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顾名思义,就是SCI扩展版。
是由Thomson公司在SCI基础上主要基于网络特征的新体系,可以理解为SCI的网络扩展版。SCIE由于不受存储容量的限制,因此可以包括更多的各个领域符合收录标准的学术期刊。
在2020年1月,考虑到SCI和SCIE在选刊标准上已经没有区别,科睿唯安公司决定不再使用SCI的叫法,统一称为SCIE收录文章,在其主期刊列表上只保留SCIE期刊目录。所以SCI和SCIE在2000年的时候合并在一起了,统称为SCIE。
什么是ESCI?
ESCI全称为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新兴资源引文索引),其实只是一个新的索引。是科睿唯安2015年推出的一个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科睿唯安使用24项质量评估标准,达到质量评估标准的期刊可进入ESCI,同时还满足影响力标准的期刊可进入SCIE。
它主要收录一些具有潜在影响力的新刊。
SCIE和SCI的区别?
早些时候,SCI的出版形式有四种:印刷版、光盘版(SCI CDE)、联机版(SCI Search)和网络版(SCI-Expanded)。
SCI印刷版和光盘版被认为是核心期刊或一流期刊,联机版和网络版一般归为SCIE,被人多人认为是“外围期刊”,觉得不如SCI核心期刊。
SCIE中所谓的外围刊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些期刊也是ISI从全世界学术期刊中精选出来。因SCI的网络版1997年才推出,在此之前国内各文献单位所订购最多的为SCI的印刷版或光盘版,所以自然形成了以这两种版本所收录的3000余种期刊为基础的学术统计和评价体系,当SCI的网络版出现后也就自然出现了核心刊和外围刊的区分。
不过目前随着网络版的普及,外围刊的概念很快就不再存在了。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有关部门和领导研究,决定从2000年的统计工作起,SCI论文统计用检索系统改为用 SCIE。
所以现在说的SCI收录,就是SCIE收录;SCI文章,也就是SCIE文章。
SCIE和ESCI的区别?
SCIE与ESCI似乎只有一个E的区别,但其实ESCI并不是正式的SCI期刊,只是进入到SCI期刊的预备队里面了,通过进一步的评估也许能进SCI,也许不能。现有SCI期刊表现不好的,也可能被降级到ESCI里面。二者主要的区别分为以下几点:
收录标准不同
SCIE的收录标准要更高一些。
科睿唯安使用一套28个标准来评估期刊;这些标准分为24个质量标准和4个影响标准。
符合24个质量标准的期刊可以进入ESCI。在符合24个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符合4个影响标准的期刊根据其学科领域进入SCIE、SSCI或AHCI。
涵盖范围不同
ESCI涵盖所有学科,而SCIE涵盖学科则只有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
影响因子
SCIE期刊(不包含当年新晋SCIE期刊)拥有影响因子。
ESCI收录的期刊从2015-2022年12月都没有获得影响因子。但2023年,科睿唯安 宣布扩展影响因子的覆盖范围,将 ESCI 期刊也纳入影响因子的计算和发布体系。从2024年发布的新的IF和分区表中可以看到,有些ESCI期刊的IF和分区均高于SCIE期刊。
三者关系图如下:
常见问题
ESCI质量一定比SCIE低吗
由上文可知,最初设置ESCI是为了收录尚未达到SCIE、SSCI 或 A&HCI收录标准的有潜力的期刊,即预备队成员。但是现在ESCI也有IF和分区之后,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ESCI期刊的IF、分区高于不少SCIE期刊。且有部分ESCI期刊在中科院分区中位于一区,充分说明了ESCI期刊的质量高。
期刊必须先进ESCI才能进SCIE吗
期刊可以不经过ESCI而直接被收录进SCIE。虽然ESCI经常被视为期刊进入SCIE或 SSCI 的“跳板”或“过渡期”,但这是并非强制性的步骤。
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仍然认为 ESCI 收录的期刊质量低于 SCIE 和 SSCI 收录的期刊,因此在考核中通常不将其视为有效材料。然而,如果作者选择的 ESCI 期刊属于中科院分区中的一区期刊,应该会得到认可,毕竟国内机构通常以中科院分区为评审依据。随着 ESCI 的普及,如果中科院逐步将更多 ESCI 期刊纳入分区表,未来这些期刊有望在国内机构中获得更广泛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