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比拒稿更难过的是,投稿后以及录用前后,发现期刊被「On Hold」!2023年7月,科睿唯安首次对部分期刊实施了「On Hold」状态标记。那么「On Hold」是什么意思?投稿时要如何避开「On Hold」期刊呢?学点小编下文中给大家一些建议!
什么是「On Hold」
「On Hold」指期刊被科睿唯安标记的状态,意味着该期刊正在被重新评估是否符合数据库收录标准。
根据科睿唯安官方解释,可能有以下影响:
① 该期刊因为质量问题正在被重新评估,这个过程中,不会检索新发表的文章;
② 评估完成后,如果不符合质量标准,则将其从数据库中删除;如果符合质量标准,则保持收录,并补录评估期间未收录的文章;
③ 如果期刊编辑标准存在严重违规行为,还可能会将已发表的内容从Web of Science中删除;
期刊为什么会被「On Hold」?
科睿唯安标记「On Hold」的期刊大多是虚假同行评审、数据造假、大量撤稿、论文质量下降、违反编辑标准、违反出版伦理、自引率异常增高、年发文量激增、或国人占比较大等问题。
如果科睿唯安经过内部审查确认了这些问题,该期刊则会从数据库中被踢出,之前收录的文章也可能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可能在毕业、职称评定等场景中不被认可。
如何避免「On Hold」期刊?
查询期刊状态
可以通过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来查询目标期刊是否被标记为「On Hold」。只需输入期刊名称或ISSN号,即可查看期刊状态,异常期刊避免投稿!
关注中科院预警期刊
中科院每年都会定期公布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而中科院预警期刊所存在的问题,比如论文工厂、引用操纵、中国作者占比畸高等,也是科睿唯安在评估期刊是否应被「On Hold」的重要考量因素。详情查看:历年中科院预警名单汇总。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中科院预警期刊都会被「On Hold」,主要还是取决于科睿唯安对期刊的具体评估和审查结果。
深入考察期刊的相关数据
除期刊影响因子外,还有很多数据可以侧面显示期刊的质量。
自引率
自引率是指期刊被自身引用的次数占期刊总引用次数的比例。是评估期刊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
Web of Science 对期刊自引率有较为严格的监控。
自引率<10%属于较为安全数值。这个范围内的自引率对期刊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较小,不易引起学术界的质疑。
自引率在10%-30%之间算是正常范围,但要警惕持续上升,以免存在潜在的风险。
自引率>30%的期刊,数据库会发出警告信号,如果该期刊不加控制,很有可能会被官方标记或剔除。
过高的自引率可能被视为人为操作,引发学术界的质疑和批评,损害期刊的学术声誉和权威性。也可能导致期刊的影响因子失真,无法真实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
下图为Resources Policy期刊自引率(该期刊涉嫌操纵引用已被剔除)。
五年和最近影响因子
五年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一个指标,它计算的是期刊前五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被引用的次数除以期刊前五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正常的高质量期刊的影响因子一般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或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如果某期刊的影响因子在短时间内出现异常的大幅上升或下降,这可能意味着期刊存在不正当的操作来影响数据,比如人为操纵或者数据造假。
正常期刊:Nature近年IF趋势图:
年文章数
当一个期刊的年文章数在短期内急剧增加,远远超出其以往的发文规模,则有可能是在降低发表门槛以获取更多的版面费,并且可能会使影响因子骤降。
这样的期刊往往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很有可能是有论文工厂等学术不端的现象,需要谨慎对待。
下图为「On Hold」期刊:Heliyon近几年的年文章数趋势图:
通过对自引率、影响因子、发文量等多方面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其他途径的了解,希望各位作者能够避开「On Hold」期刊。
投稿后期刊被「On Hold」怎么办?
已投稿/在审的期刊,突然「On Hold」
尽快与编辑联系:了解具体原因、解决计划和时间等,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是否申请撤稿。
寻找其他刊物:如果情况不乐观,就果断调转方向,选择符合发表目标和时间要求的其他期刊。注意需要首先跟目前的期刊申请撤稿,期刊同意撤稿后再投其他期刊,申请撤稿时要保持礼貌和专业,感谢编辑和审稿人付出的时间。
已成功发表,不想折腾这篇文章的
已经收录了并且能检索到的,可以尽快开具检索报告以备不时之需。
综上所述,避开「On Hold」期刊需要作者在投稿前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选择正规、高质量的期刊进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