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2016年,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HM)的影响因子仅有5分左右,彼时它属于环境科学领域中上游期刊。然而,短短六年间,JHM上演了一场逆袭,影响因子一路飙升至逼近14分,跻身全球环境类顶刊行列。
这一蜕变背后,既有发文量暴增400%的扩张,也得益于中国科研力量的强势崛起。
但争议随之而来:有作者认为这是中国环境科研实力的体现,也有人批评其“灌水嫌疑”和“地域失衡”。面对“顶刊or水刊”的争论,JHM如何自处?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SSN:0304-3894
IF(2023):12.2
自引率:6.6%
出版社:Elsevier
Index:SCIE
预警情况:无中科院预警记录
简介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HM)期刊的中科院分区为1区TOP(2023年12月最新升级版),最新期刊影响因子为12.2(2024年6月最新版). 本期刊所在地为荷兰,隶属于Elsevier出版集团,每年20期。
该期刊发表全篇幅(full-length)的研究论文,综述文章和观点类稿件,以提高对某些材料对公共卫生和环境构成的危害和风险的理解。涉及评估环境影响方式(环境科学)和危险材料的风险缓解(HM)的论文在期刊范围内。
影响因子
该期刊的影响因子逐年上升,2021年达到峰值14.224,随后有所下降,其最新数据为12.2,仍保持环境科学领域的顶尖水平。
期刊分区
JCR分区:ENVIRONMENTAL SCIENCES Q1
中科院分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1区Top
预警情况
无中科院预警记录
引用情况
在引用JHM期刊排名中,第一名为环境领域「On Hold」期刊:"总环"(12014次),第二名为自引(10063次),第三名也是大水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7676次)。
年发文量
JHM的发文量自2019年起上升至1000+,2021年发文量达到高峰4000多篇。总体来看,此期刊的年发文量适中,如果能保持住,加强文章投稿的监督力度,还是可以保持住期刊的质量。
发文地区占比
JHM是一本国人友好期刊,近三年的发文量排名中,中国学者以6917篇的发文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的总和都难以比拟),中国学者成为期刊的主要投稿群体。
审稿周期与难度
根据期刊官网的数据显示,JHM初审大概在5天左右,审稿周期32天,从接收到发表最快79天。可见该期刊的理想周期是比较快的,基本上2-3个多月就能有结果,是毕业党的首选期刊!
文章出版费
该期刊为混合模式出版,可选择传统订阅模式,也可选择OA模式。传统模式无版面费,OA模式的版面费为4830美元。
顶刊or水刊?
尽管从数据上看JHM期刊的影响力不错,但也被诟病“灌水严重”,与Environmental Pollution(EP)和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CP)并称为“环境水刊三巨头”。
然而,与其他两位不同的是,JHM近年来在审稿环节上加强了力度,认可度也高于EP和JCP。
另外该期刊国人占比超80%,JHM也被打上了中国标签,这一现象引发了关于期刊“地域化”和“质量把控”的讨论。支持者认为,这反映了中国在环境科学领域的科研实力;质疑者则认为,高比例的单一国家投稿可能影响期刊的学术公正性。
在科睿唯安持续强化学术期刊自引率监管下,JHM正面临三重核心挑战:
如何在高发文规模(年超4000篇)下守住论文质量底线?
如何破解中国学者投稿占比超80%的地域失衡困局?
如何构建透明可信的审稿体系以回应学界质疑?
为应对危机,JHM编辑部已在2023年启动改革—通过引入AI查重系统严控重复性研究,同时组建含欧美顶尖学者的国际化编委团队,试图以技术手段和学术多样性对冲“地域化”争议。
总而言之,各位作者在选择JHM投稿时,需要综合考虑,根据自身的科研目标及成果做出理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