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国外一大学助理教授发表在“timeshighereducation.com”网站发表一篇题为:Journal editors, please read your own author guides的论文,呼吁期刊编辑,请阅读自己的作者指南。
作者表示在过去十多年来,在几十种科学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很少遇到比作者更熟悉其作者指南的期刊编辑。
审稿流程的承诺与现实存在差距
作者在文章中阐述,撰写了一篇关于时效性的政策问题,并投给了一家承诺会“加急处理此类型稿件”的期刊:承诺首次审稿仅需两周。
然而,一个月后仍未收到回复,作者主动询问,得到期刊方的回应是:“哦!我们还没注意到您的投稿,等我们准备好会处理的。”无论是技术故障还是人为疏忽,期刊显然未兑现承诺。
类似的“失信”并非个例。作者曾经指导一名博士生向某期刊的特刊投稿,部分原因是其标明的出版时间与项目进度吻合。然而,出版商将截稿日期延后半年,并将特刊完成时间推迟超过一年。论文最终虽被接收,但整个过程令人抓狂。
该作者还发现其他的情况:投稿后才发现期刊已不再接收某类文章、取消了费用减免政策。这些情况凸显了编辑管理的漏洞。
根据作者的投稿经历,一位编辑 “未经过仔细评估 ”便拒绝了作者的论文,起因是根据投稿系统的时间戳显示,凌晨00:05打开稿件,到凌晨00:08(做出决定)仅耗时3分钟。三分钟也许足以做出决定,但这是经过仔细评估的结果?
所以该文章的作者也呼吁:编辑们,请不要对你们的编辑过程信口雌黄。否则,就是虚假广告。作者会根据编辑所说的做出决定,并投入时间和金钱,因此期刊的声明必须与实际所做的相符。
投稿系统:意料之外的“陷阱”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稿件格式要求。
该文章作者表示,明白在某些阶段,期刊需要统一的格式,所以会研究期刊的作者指南,并在格式化稿件时遵照执行。但有时编辑要么不知道其中的内容,要么拒绝遵守。
作者呼吁编辑们,了解期刊的格式要求,并严格遵守--如果您希望以不同的方式处理,请及时更新。
最后是投稿,尽管阅读了作者指南,但在开始新的投稿前,很多做其实从来不知道真正的要求是什么。经常会发现还有一些额外的要求没有明确说明:例如,封面信、扉页或压缩数据文件。
如果作者提前知道,是愿意准备这些材料。大家都不喜欢在投稿系统中被埋伏。撰写论文和研究作者指南已经很不容易了,在真正要投稿时还要面对新的要求。相反的,如果期刊对投稿有要求,投稿系统就应该强制执行。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一次投稿中,填写所有必填信息并点击“提交”后,系统显示“感谢!您的投稿已完成”。一周后却收到邮件:“您的投稿不完整,缺少必要文件。”
如果文件是必需的,为何系统不提示?若未提交,为何允许通过?投稿软件应为作者服务,而非制造障碍。
投稿系统是否需要改革?
期刊的编辑应该做到让投稿系统符合自己的作者指南。这只是编程问题。投稿系统不应该提出任何新的要求,只应该为作者指南中已经列出的要求提供便利。
有些作者主张对学术出版进行彻底改革,以解决所有问题。但我认为我们应该从这种更实际、更循序渐进的方法入手,这种方法只是敦促回归良好编辑管理的基本要素:履行承诺、制定明确的政策、采用技术简化作者和编辑的流程。
目前,出版流程中存在着太多的磕磕碰碰,以至于引起了人们的负面关注。但是,只要编辑和期刊工作人员进行一些无形的改进,每个人都能更顺利地完成工作,而无需进行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