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从某种程度上说,开放式同行评议是时代的产物。网络化、数字化在如今的社会已不是新鲜物,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方式都得到了极大提高。盲审在目前期刊评审中处于主导地位,很大程度上也是时代造成的,公开审稿意见顺应着时代发展潮流。但公开评审意见也需注意出版规范、伦理等问题。
一、公开审稿意见的标准
标准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了标准才可能进入工业化时代。公开审稿意见同样需要标准,以便从大量审稿意见中筛选合适意见进行公布。然而,目前业界并无统一标准,期刊需从自身定位、宗旨、理念出发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审稿意见。
1、内容具体,言之有物
空泛、言之无物的审稿意见既不能作为编辑判断是否录取文章的依据,又不能帮助作者根据审稿意见发现文章缺点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内容翔实、具体的审稿意见是作者和编辑的至宝,公开此类意见能帮助作者查缺补漏,增长科研能力。
2、结合稿件的具体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
建设性意见是指切实提高了稿件学术水平的意见。小同行专家在审理稿件时结合稿件内容与学术知识对稿件提出具体内容,比如细节性问题,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方法是否合理、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文章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为结论提供支撑。作者根据审稿意见从这些方面入手,稿件学术水平必然会得到提高。
3、对稿件的研究内容有创造性观点
创造性观点是指审稿专家在评议稿件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引申和发挥,甚至形成新的学术观点,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创造性观点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小同行专家非常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并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二是作者本身学术能力非常强,对行业最新科研有极强的洞察力。
二、公开审稿意见的注意事项
网络发表为公开审稿意见提供了可能,使得审稿意见不用占用传统期刊版面。但从出版规范出发,公开审稿意见同样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才能保证发表质量。
1、严格出版规范
“三审三校”是期刊发表的过程,公开审稿意见则需要经过“两审”,即编辑初审与编委终审。编辑负责初步筛选有初步发表意向的审稿意见,提请业界资深专家或编委专家进行复审和讨论;编委主要从审稿意见的价值、期刊定位、出版等综合考虑,决定是否予以发表。
2、坚守出版伦理
在国内外的调查中,同意公开身份的专家仅有10%。所以,在公开审稿意见时应提前与专家和作者沟通,以获得支持。在与专家的沟通时,在审稿专家接受审稿前告知。发表时是公开专家署名还是匿名,同样需要尊重审稿专家和作者两方面的意见。审稿意见作为学术期刊的一部分,同样应进行学术不端检查和利益冲突审查,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并做不存在利益冲突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