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SCI期刊预警持续多久?预警期刊有何意义?SCI期刊预警名单通常是每年更新一次,因此预警期刊被预警了就要特别注意,预警名单会持续一年。那么SCI期刊为何会被预警呢?预警期刊有什么意义呢?学点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预警期刊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预警期刊?预警期刊的目的?
SCI期刊被预警了,也就意味着被踢出SCI数据库的风险较高。国内外对于预警期刊并无明确标准,没有明确表示预警期刊的范围,我们通常是根据期刊本身的数据,如:发文量、自引率、撤稿率、期刊分区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预测出哪些是有风险期刊。
预警期刊一般具备以下特征:
1、年发文量大,周期性短。
SCI期刊的审稿周期相对于国内期刊审稿周期时间是长一些的,很少会有短期内出大量的文章见刊;
2、版面费高,掠夺性期刊,学术价值并不高;
3、自引率过高,发表的文章下方引用多数为本期刊文章;
4、期刊分区每年的跨度过大,从高区跨到低区。
预警期刊名单的公布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发表一篇SCI并不容易,如果刻苦钻研的论文却发表在学术水平较低的期刊上,这将是科研工作者的一大损失,也包括了是否能够用于评职条件等。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因一时疏忽,发表在预警期刊上,等论文还未检索时,期刊就已经被踢出SCI数据库,导致毕业条件不达标等,这样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预警期刊的发布,就是提醒各位科学工作者,要谨慎选择发表平台,防止学术不端、建立学术期刊预警制度。期刊预警并不是对论文的评价,也不能否定预警期刊上所发表的成果。但对于高风险的预警期刊,各位作者还是要慎重选择,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关于SCI预警期刊的分享就是这些,如大家想投稿可通过学点平台投稿。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学术资讯,不妨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