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H指数是美国物理学家 Hirsch 于 2005 年提出一种新的评价个人学术成就的计量指标,Braun 等人将其扩展并应用于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中,创立了期刊H指数。H指数是一个兼顾了载文和引文的复合指标,相较于影响因子更全面的展示期刊质量。
期刊H指数是指某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论文中,至少有 h 篇论文的被引次数不小于 h 次;期刊累计 h 指数是指某期刊在一定时间内发表的论文至少有 h 篇累积的被引次数不小于 h 次,其余论文累积的被引次数不大于 h 次。期刊 h 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在某数据库中,将某刊发表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依次由高到低排列,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次数时,用这个序号减 1 就是某刊的 h 指数。
例如:2023 年某刊 h 指数为 10 次,说明该刊 2023年发表的文章中至少有 10 篇的被引次数不小于 10 次;而 2023年某刊累计 h 指数为 28,说明截止到 20,23 年该刊发表的文章至少有 28 篇累积的被引次数不低于 28 次。
H指数的高低可以反映几个问题:一是反映出期刊高质量文章影响力大。高质量文章是期刊的瑰宝,一经刊登能获得较大的关注。期刊H指数越高,表明期刊高质量文章越多,且期刊主要的影响力来源于H指数文章中。二是期刊选题前沿,处于业内一流水平。H指数也是基于文章的被引频次来确定的,被引频次高于文章序号时才能被收入H指数中。期刊学术热点一般受到行业内的普遍关注,高质量的前沿学术文章往往能收获更多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