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初审、返修意见是在稿件投稿后,由期刊编辑、同行评审专家参与的审核过程,目的是确保文章主题、格式及质量符合期刊的收稿要求,缺乏经验的投稿者往往对初审、返修意见编辑和审稿人把握的重心不了解,就会出现不重视初审或不知如何按照返修意见进行修改而导致被拒稿,这样得不偿失。
初审审核的重点包含以下几部分: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作者单位名称是否一致,摘要与正文内容是否一致,作者简介信息缺项或著录格式与期刊要求是否相符,数据计算或合计有误,数值修约的规范性,量的单位缺漏或使用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专业名词表述全文是否统一、规范,标准编号和名称是否错误,讨论与结果是否一致,参考文献是否缺漏或是否相关等。这些都是建立在编辑对文章通读全文的情况下,以对稿件的规范性、准确性、可读性等进行全面正确的编辑加工,形成完整、有针对性的初审退修意见,否则都会造成作者修改意识不强,稿件修回质量不高,不符合编辑出版规范要求,导致稿件后续反复退修,进而影响编辑部整体工作效率、延长稿件出版时滞。
返修意见最重要的是能帮助作者提升文章质量,包含对文章的科学性、创新性、文字表达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并能为作者提供可供修改的方案。泛化的审稿意见只有寥寥数句,内容空洞,指示不明,要求不清,仅有对稿件采用与否的处理意见,未能具体指出稿件中存在的学术性问题或只是对稿件的文字表述、格式编排、错字漏字等提出修改要求,缺乏专业上和学术上的可参考价值,不能较好地指导和帮助作者对稿件进行有效修改。
返修意见不仅是审稿人的智慧成果,更是编辑的劳动结果。返回到作者手中的返修意见是编辑在整合审稿人意见的基础上,加上编辑对出版标准的要求,具有参考性与操作性。对于合理的审稿意见,编辑可予以采用;对于繁杂的审稿意见,编辑应梳理整合;对于部分治学严谨、措辞严厉的审稿意见,编辑应采用柔和的方式,以促进作者成长、突出修改要求,不可过于打击作者的投稿积极性;而对于少数明显不符合编辑出版规范或期刊自身格式编排要求的修改意见,适当删减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