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想要快速发表论文?多多了解审稿结论!

发布时间:2022-09-23 来源:学点平台

      专家审稿意见由具体意见和审稿结论两部分组成,相信大家对审稿意见都比较熟悉了,也有很多关于审稿意见的文章或经验供大家参考。但对于审稿结论的涉猎比较少,审稿结论是审稿专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学术评判后所得出的,能直接反映审稿专家对于论文的意见,并作为编辑评判的标准之一。所以,弄懂审稿结论很有必要。

图怪兽_d9a714318e5b208881a23b240750adc5_73140.jpg

      一、审稿结论的分类

      专家审稿结论有4种,分别为录用、修改后录用(“修录”)、修改后再审(“修审”)、退稿。通常,前2种结论被视为肯定性的,后2种结论被视为否定性的。

      1、录用

      录用就是对作者科研能力的认可,认为文章质量符合期刊定位及宗旨,其创新性、逻辑性、文字水平的可读性都较好,符合期刊录用标准,建议发表。

      2、修改后录用

      修改后录用在专家审稿环节中占最大部分,论文没有太大问题,主要是论文格式、语病、语序等形式问题为主,研究方法、结论与科学性等都符合期刊要求,只需按照审稿意见修改后,再次投递则被录用。

      3、修改后再审

      经过编辑初审后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稿件被送到专家手中,专家根据自身的学术修养、专业知识结合期刊要求对论文创新性、实验方法、结论等进行评判,并撰写修改意见,建议补充论据、解释实验方法等等。

      4、退稿

      顾名思义不符合期刊标准建议退稿,转投其它期刊。主要原因为论文质量太差不符合论文标准、与期刊研究方向不符、审稿专家个人主观因素等。

      二、审稿结论的差异性

      即使是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审稿专家其意见都会不同,这就会带来审稿结论的差异性。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在专家审稿时,只有当两位审稿专家给出肯定性审稿意见,论文才进入退修环节,作者参考专家意见修回后,最终责任编辑把修回论文送编委终审。

      1、审稿的主观性

      在选择专家时,往往会考察其基本信息及审稿情况,包括工作单位、年龄、专业、学历、技术职称、行政职务、社会职务等众多指标,但也还是避免不了专家审稿的主观性,因为同行专家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学术观点、对审稿标准的理解、对期刊定位的认识等都存在差异,而且审稿结论还受到专业性格偏好等影响。专家做到完全的客观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需要专家有极强的责任感和积极的审稿态度。

      2、退稿不必担心过多

      有研究中表明,知名学者在给大学学报审稿时经常给出肯定性的“录用”结论,可能知名学者更关注高水平的专业期刊,不太了解期刊的具体用稿情况,认为文章差不多就可以发表;而有的专家则属于“杀手型”专家,给出了高比例的“退稿”结论,应该是对期刊定位比较高。

      学术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专家审稿处于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审稿结论是审稿意见的直接体现,了解审稿结论将有利于提升论文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