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2024年10月25日,一本官宣不拒稿的生物学一区Top顶刊:eLife被「On Hold」。随后eLife立即在官网发布了一篇声明,正面回应了此事:声称“从未想要”影响因子,期刊名称或影响因子并不能说明任何一篇研究文章的质量。
经过20多天的重新评估,此期刊的最新进展来啦,11月13日Web of Science平台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不再为eLife期刊授予影响因子。但eLife的部分文章仍将继续被Web of Science平台收录。
科睿唯安的一位发言人此前就曾表示,Web of Science可能会收录eLife的部分论文,但不会是全部。
而现在,科睿唯安也确实这样做了。科睿唯安的一位发言人也表示:
我们认为,“经过同行评审验证”的内容符合我们的24项质量标准。因此,我们可以继续将eLife收录到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根据我们的政策,eLife将被ESCI部分收录,前提是提供相应的信息源。
由于被部分收录的期刊没有资格获得 JIF(期刊影响因子)或任何其他期刊级别的引文指标,因此eLife将不会在明年的 JCR 发布中获得 JIF。
eLife 期刊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期刊已经收到科睿唯安的觉得,但尚未作出回复。
但此前该期刊已经在声明中提到:他们既不支持影响因子这样模糊的期刊评价指标,也从不想要影响因子。不过eLife期刊其中的一名管理层称,已经了解到被Web of Science 收录的价值及其对作者的重要性,eLife已经与 Clarivate 讨论了一段时间的模式,并将与合作伙伴和资助者商讨如何向前推进。
近年来,eLife最大的争议在于所谓的 “不拒稿”政策 ,但实际上这一政策很多人理解错误。
eLife的“不拒稿”政策并非指对所有投稿的文章都不加筛选地接收。实际上,该政策的核心在于,一旦文章通过了编辑的初步评审并送交外审(即同行评审),eLife将不会基于审稿人的意见拒绝发表该文章。
相反,eLife会将文章连同审稿人的意见和编辑的简短评估一同发表。这一政策的目的是改变学术界当前重视文章发表的期刊胜过于关注文章本身的现象。
现如今eLife被ESCI部分收录,且失去影响因子,这就意味着大量的作者和稿件流失,所以各位作者投稿时,需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