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学术期刊的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有哪些形式?

发布时间:2023-10-15 来源:学点平台-运营徐超

        学术期刊的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是学术期刊价值的延续,通过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学术期刊才能得以体现。传统纸媒时代,受制于沟通工具的缺失,作者与读者的沟通依赖于往来信件,其沟通往往也是单向的,并且读者与作者沟通的内容难以得到传播,使有价值的信息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互联网时代,作者与读者的沟通交流更加多元、便捷,其互动形式也发生了巨变。

学术期刊的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有哪些形式?.png

        1、读者阅读文章

        这是学术期刊作者与读者互动的起点,之后的深入交流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阅读文章是读者与作者的第一次互动,读者在阅读作者文章时,是在理解作者的研究思路、方法、理念,并期望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自身学术研究助力。一些读者还会向同行或文摘刊物推荐自认为有水平、有趣味的文章。

        2、借用新媒体及时交流

        读者来信沟通的时代,期刊会开辟读者来信栏目。此栏目是“读者对已刊登文章进行评价或提出不同观点的场所,在读者提出疑问或否定意见后,由原作者予以答疑解惑;有时,编辑也会说明为什么会遵选该文,或将审稿人的意见以读者来信的方式发表出来,从而使读者、作者、编者能够充分交流,收到学术上互动的效果。”

        在新媒体时代,这些交流变得更加便捷、高效。期刊通过微信公众号、官网、数据库等途径传播文章,并依赖新媒体平台的特性进行针对性加工,读者可在新媒体平台即时留言、讨论,期刊编辑或作者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复。讨论的重点包含已刊论文或补充或质疑或否定的内容方面,有的更是一篇微型论文,并附图表、声明利益冲突等,一般有作者答复。一篇论文刊登以后,短时间内会有很多感兴趣的读者向作者索要资料,以求复现文中的实验过程与结果,或请教问题而编辑部在决定刊登某篇论文时,这也是现在期刊要求作者在投稿时就提供论文中的相关数据资料。

        除此之外,预印本平台更是为作者与读者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作者与读者可在平台畅所欲言,对文章展开激烈讨论,也可将文章分享至其它社交媒体,以增强学术影响力。预印本平台的文章没有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过程,上传至平台后作者可推荐审稿人,读者也可在阅读后提出对文章的疑问并帮助作者进行修改。作者在阅读或知晓这些建议后,会将修改后的版本上传至预印本平台,如此往复。有研究表明,预印本平台文章大多被高水平sci期刊所录用。这其实不乏读者的功劳。

        3、引用参考文献

        学术期刊的作者也是读者,读者也会成为作者而引用阅读过的文献,从而形成读者与作者的互动。引用他人的作品也就是理解他人的过程,是与他人对话与交流的过程,是形成学术共同体、建立和保持学术对话的可能性和能力的过程。

        4、学术成果的应用

        学术期刊承载了学术界的最新科研成果,许多读者阅读刊物是希望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学以致用。以编辑学为例,编辑将期刊处理稿件的经验总结提炼,读者可借鉴其经验做法,为期刊的初审、组稿、约稿、选题策划、宣传等提供新的思路,以帮助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推荐资讯
最高影响因子72.807,化学综合类期刊全汇总

据统计,目前化学综合类SCIE期刊共有179本,具体情况如下:(数据来源:材料策)

这些快速发表论文的技巧,你不得不知!

职称评审时,论文能否快速发表及见刊,关系到职称晋升的进度。因此需要进行职称评审的学者都会...

Hindawi又一次大规模撤稿,大部分稿件来自国内医学机构!

近日,pubmed所属的NCBI数据库更新了19条撤稿信息,本次撤稿的主要期刊有:Oxidative...

陈春花承认博士学历未被认证,请辞北大

昨日午间十二点,陈春花的个人公众号“春暖花开”,更新了一篇题为《陈春花:一封公开信》...